欢迎访问湖南省湖北商会官网!

全国咨询热线0731-84510878

湘鄂两地

所在位置:首页 > 湘鄂两地 > 旅游景点

凤凰古城

2023-02-11 来源:原创 浏览量:297
  曾被新西兰知名作家路易艾黎称赞为中国美丽的小城----凤凰古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与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顺的猛洞河,贵州的梵净山相毗邻,是怀化、吉首、贵州铜仁三地之间的必经之路。 209国道和湘黔省道从县境穿叉过,铜仁大兴机场距县城仅27公里, 交通实为便利。
  凤凰山城,位于沱江之畔,群山环抱,关隘雄奇。碧绿的沱江依着城墙缓缓流淌,叠翠的南华山麓倒映江中。江中渔舟游船数点,山间暮鼓晨钟兼鸣,悬崖上的吊脚楼轻烟袅袅,码头边的浣纱姑笑声朗朗,两岸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吊脚楼更是别有一番风味。顺水而下穿过虹桥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郑便展现于眼前万寿宫万名塔夺翠楼……一种远离尘世的感觉悠然而生。凤凰,犹如“一幅浓墨浅彩的中国山水画”。当你徜徉古城用条石砌成的岩板街时,两边的古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亭台楼阁重重叠叠,如巨龙飞舞,似鳌鱼展翅。细雨声中,仿佛传来敬香人的牛皮钉鞋敲击街面,发出“叮叮”的响声,使人产生隔世之感。街道两边,有许多屠铺、染坊、制作银器首饰的作坊;各种土特产的店铺,工艺美术店。还有小吃部和酒店,狗肉汤锅香味,包谷烧的醇香使人唾涎。
  当漫步东门外,踏上虹桥,如登眺望,除古色古香的古建筑外,还可看到知名“凤凰八景”特色。那连绵巍峨的南华山横亘在古城南面,似一道绿色的屏障,苍松翠柏,含蔚笼烟,石径弯弯,清泉冽冽,鹰飞兽走,鸟语花香,是一个知名的游览圣地。还有东岭迎晖,溪桥夜月,龙潭渔火,梵阁回涛,南径樵歌,奇峰挺秀等风景名胜,把山城装扮得更加美丽无比。其实,山城无处不美,无处不迷人。北门外那座长长的跳岩木板桥古朴有趣。不仅有水涨水落的不同情趣,而且那些穿着民族服装,挑着山货的行人就使人久看不厌。桥岩那一溜青光岩铺就的码头,整天不绝的棒槌声,嘻嘻哈哈的喧闹声,汇成女人们世袭的乐园……
  山城还具有独特的风俗美,这里人非常爱戏,且男女老少无别。老人几钟酒落肚也象城里人哼“京腔”一样,哼几句地方调。在闲暇时,人们爱去城隍庙看“傩堂戏”或“阳戏”。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艺术。前者“歌舞娱福”源自古老的楚国巫师遗风,很有地方特色;后者多表现世态炎凉及人间悲戏,唱腔多变,刚柔相济,慷慨激昂,生、旦、净、丑各有特色。曲调优美,配以胡琴和罗鼓等各种民族乐器,悠扬和谐,使观者如痴如醉,欢时笑痛肚皮,悲时催人泪下。由于这里人们酷爱,至今县城还保留着“阳戏剧团”,还有业余剧团的以傩戏为主的“古城剧团”,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向城隍庙走去的人们方兴未艾.......
  有名的特色菜就有很多,如血粑鸭、酸汤鱼、牛肝菌炒肉、酸白菜豆腐汤、笋子炒肉、腊肉炒蕨菜、麻辣鳝丝、爆烟肉、麻辣鸡丁,野菜的味道也很好,菜以酸、辣为主,令人胃口大开。
  沱江古街:沱江古街是一条宽3米,纵向随势成线,横向交错铺砌,接修饱灌灰路的的古城主街道。自道门口往西,经十字街、中正街、西正街、回龙阁、营哨冲、陡山喇、接官亭、沈从文墓地直至天下第一泉,全长3000余米。此街形成于元明时期,现存的是清式格局。凤凰古城以这条街为中轴,连接无数小巷,沟通全城。
  建国前,这是县城繁荣的商业街,街两旁店铺林立,商贾往返其间,叫卖叫买之声不绝于耳。建国后,凤凰至铜仁公路通车,一些大商场大宾馆迁址公路边,古街店铺多改为民居,略显冷落。
  近年来,县人民政府将东正街段辟为"工艺品一条街",许多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店铺又挂牌开业。工艺品店铺内,古代、现代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琳琅满目,选购者络绎不绝。红砂石板路上常见三三两两的金发碧眼外国人,或欣赏选购民族工艺品,或探讨古街的民族文化底蕴。古街又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
  万寿宫:万寿宫座落在风景秀丽的东门外沙湾,北靠东岭,面瞰沱江。崇垣危阁掩映在奇山秀水之间,构成一幅绝妙的天然图画。
  万寿宫始建于明末清初,规模建筑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丰四年(1854年)江西人杨泗在西侧建遐昌阁;民国十七年(1928)又在大门北侧建阳楼。至此,万寿宫形成建筑规模宏大,设计精巧独特,雕琢玲珑剔透的建筑群落。紧靠大门与高大门楼连为一体的,北有阳楼,西有遐昌阁。大门内9级台阶之上凌空矗立正厅,而后是正殿。正殿右侧有肖公殿,晏公殿,财神殿以及厨房、斋房;左侧有梅廊、天符、雷祖殿、轩辕、韦陀、观音殿及客厅。4000多平方米内矗立殿宇、房舍20余间,或飞檐翘角或回廊游转,或卧龙啸空,或奇兽驰地,简直是殿宇楼台荟萃,建筑艺术大观。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陈渠珍在万寿宫开办湘西农村银行的印钞工厂,后又设立过"凤、麻、泸三县剿匪指挥部",还在此办过织布厂,设过小学。建国后在此设过粮店。历尽沦桑,万寿宫大部分殿宇或改建或拆除,已无复旧日之繁华。仅高大门楼、正殿尚存。透过正殿,仍可联想万寿宫昔日风采。
  正殿是一排结构严谨的建筑物。前为正厅,一对精工细雕的石狮分列两侧;后为正殿,殿前横标上高悬一匾,上书"铁柱功崇"四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正殿22根支柱,辅以梁额枋连接,组成大跨度的木构架。小青瓦屋面,硬山式屋顶。正脊叠砌云纹、花、兽图案,两端砌有鸱吻,正中顶冠玻璃园葫芦宝顶,用红、橙、黄、蓝、紫等彩色瓷片嵌砌双龙,昂首翘尾,奔腾云气之中,颇为壮观。殿内供旌阳公许真君神像一尊,夏秋之季,若遇天气晴朗,斜阳照耀在沱江上游的水门口河面,反射光从虹桥中拱穿过,射进万寿宫中门,直达许真君头部。斜阳西移,反射光渐渐遍及真君全身,因神像头部全饰赤金,在夕阳反照的晖映下,神像金光闪闪,似动非动,栩栩如生。游人身临此境,目睹此景,定会有一种愰然若仙的的神秘感。
  跳岩:沱江跳岩,位于凤凰古城北门外沱江河道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旧时是进出凤凰古城的主要通道之一。乾嘉苗民起义,辛亥革命凤凰光复起义、解放战争,这里都是进攻古城凤凰的主要通道。跳岩全长100米。共有15个岩墩,依次横列在沱江河床上。岩墩均用红砂块石修砌,墩与墩之间相距5米,上面用木板搭铺,木板再用铁链捆牢,固定在河两边的铁桩上,防洪水冲走。几度风雨霜雪,几度沧海桑田,跳岩仍坚固牢实,保存完好,如今不仅仍是两岸人民来往的要道,而且成为凤凰古城颇具民族特色的亮丽风景。
  田家祠堂:田家祠堂位于沱江北岸的老营哨街,始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为时任钦差大臣、贵州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率族人损资兴建。民国初,湘西镇守使、国民党中将田应诏(田兴恕之孙)又斥巨资最后修建完工。这是一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氏族祠堂建筑群。有大门、正殿、戏台20多间屋宇,并有天井、天池、回廊,还设有"五福"、"六顺"两门。祠堂大门前有有六级用红砂石条砌成的扇形台阶。阶前有一块较宽的空坪,大门建筑三间,中间大门呈八字形,两边次间均为青砖砌就,原有石象一对、石鼓一双,极具气派。

  祠堂正殿系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构架,硬山顶,高、深、面阔都是20米,殿柱基石均为石鼓,猫拱背山墙,正殿门前砌青石台阶,气势恢宏、庄严雄伟。


  田家祠堂的戏台为六角飞檐古建筑,歇山顶,饰如意斗拱,左右有次间,是演职员演出间歇休息的场所。


  沈从文墓地:沈从文墓地所在地前身是清代曾任钦差大臣、云贵提督的凤凰籍苗族人田兴恕为孝敬其母杜氏修建的花园,也是文人墨客在凤凰休闲观光的场所。又名“杜母园”。
  墓穴后有一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是沈从文墓独特的标志。巨石高1.9米,重6吨多,前面刻有沈从文富有哲学内涵的语句:“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背面刻有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
  1911年11月,民国大总统黎元洪得知凤凰辛亥革命成功的消息后,曾在这里的山崖石壁上镌刻“兴废周知”四个大字。
  文昌阁:文昌阁又称文昌庙,位于城南虎尾峰下。这里古木参天,风景旖旎秀丽。入门为一广场,广场右边一条宽约两米的石板路直达春晖亭,而后拾级而上达一土坪。土坪边老榆古槐相掩,翠竹芭蕉相映,南面有一荷花池古称“月池”,池中荷花数株,翠竹千竿。更有一座古老的石拱桥跨池而立。古藤老树,山柳荷花,小桥流水,一幅天然而又古朴的风景画。想古人祭祀之余,小桥上观鱼,翠竹下吟诗,别有一番情趣。
  《凤凰厅志》载:“文昌阁......在南门外,嘉庆六年,同知付鼐,奉文构修正殿三间,后殿三间,过厅一间,左右厢房屋六间,二门三间,头门一间,牌坊一座,月池一区,门楼一座,偏左附魁星阁厅六间,住屋二间”,足见文昌阁当时建筑之精巧、规模之宏大。清末,“废科举,创新学”之风盛行,凤凰名人志士应风而举,在文昌阁创办“蒙养小学堂”,民国时,学校易名“模范国民学校”,此时,学校已有一定规模。学校有校歌,歌词是“佳哉凤凰,山川磅礴,郁郁复葱葱。沱水之滨,南华之麓,灵秀有独钟。莘莘学子,济济一堂,桃李化春风。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建奇功。君不见五尺男儿志气贯长虹,又不见先进贤达何崇隆,作兴启衰,承模垂范,责任匪轻松。愿我同学,及时努力,努力建大同。”这支校歌激励了许许多多有志者努力进取。著名作家沈从文,著名画家王永玉,原中宣部常务副部长、作家刘祖春,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原中央军委办公厅副主任朱早观和武警部队政委李振军,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肖继美都在这里念过书,唱着这支校歌走过了他们的少年时代。
  现在的文昌阁小学是省、州认定的名校之一。学校环境幽雅,教学设施先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越办越好。
  西关门:西关门位于古城遐昌阁与万名塔之间,前临沱江,后靠东岭之西。西关门始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穿斗式构架,砖石结构,建筑面积50平方米,高15米,分上下两层。清朝时,上层住兵,下层为过往盘查关门,是进入凤凰古城外围地区沙湾的咽喉要道。
  南长城:长城一向被认为是中原地区用以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防线,令人意外的是,最近在南方的湖南凤凰县也发现了极少见于史端的苗疆长城。
  哺育了沈从文、黄永玉等艺术大师的历史文化名城凤凰县,从北京等地请来了考古专家、文化名人,对凤凰古城进行全方面考证。其中有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长、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来到凤凰古城后,罗等人对绵延几百里、当地人称作“边墙”的古长城遗迹产生了浓厚兴趣,对它进行了详尽调查考证,作出了此“边墙”实是中国南方苗疆长城的鉴定结论。经专家证实,凤凰发现的苗疆长城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全长190公里,北起湘西古丈县的喜鹊营,南到贵州铜仁境内的黄会营,其中大部分在凤凰县境内贯穿而过,大致经过新凤凰营、阿拉营、古双营、得胜营、镇溪营、振武营。城墙高约3米,底宽2米,墙顶端宽1米,绕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险峻的山脊上,沿途建有8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台、炮台、碉卡、关门,当时沿线一般驻有4000-5000人的军队,最多时曾增到7000人左右。明朝,湘黔边境的苗人被划为生苗和熟苗,生苗是不服从朝庭政府管辖的少数民族,他们因不堪忍受政府的苛捐杂税与民族欺压,经常揭竿而起。为了安定边境地区,镇压反抗,明朝廷拨出4万两白银,在生苗与熟苗之间修筑起了长城。清朝统治者后来也对苗疆长城作了部分增补修建。也许由于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实力不如北方少数民族强大,苗疆长城也就没有修筑得像北方长城那样雄伟壮大,所用石块只有北方长城的1/10到1/6大小。明清以来,苗疆长城上的石块不断地被当地人拆去建房、垒坎。今天我们只能看到时断时续的城墙和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苗疆长城到底还保存了多少,目前还没有人沿线调查统计过。罗哲文称,他搞长城研究50年了,以往历史学家只是在历史文献的记载中知道中国南方也有长城,但许多人皓首穷经也没能找到它客观存在的一星半点证据。他认为,说苗疆长城是中国长城的一个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争议,应和北方长城一样加入世界文化遗产之列——他进一步指出这仅仅是一个有关行政手续的问题。
  准提庵:准提庵位于凤凰古城回龙阁古官道南侧,是一栋单檐砖石抬梁式硬山顶古建筑。此庵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嘉庆十二年重修,面阔20米、进深15米、高10米。石大门为半圆形,门上方绘有花卉草虫等彩画。入大门沿扇形石级而上为内门。内门也是半圆形,采本地红砂石为基,青砖砌墙,两侧各有石柱二根。石门两边各有一个圆形雕花木条窗,相传这是准提神的眼晴,与江对岸的万寿宫相望。庵内佛像、神像众多,金身熠熠,香火旺盛。庵后是风光秀丽的天马山,古木参天,郁郁葱葱。沿庵后山道而上,有山泉一泓,有鸟语啁啾,有山花暗香,极具曲径韵味。站在庵门北望,奇峰挺秀,东岭迎晖,远山如浪,近水澄碧,令人心旷神怡。
  杨家祠堂:杨家祠堂座落在县城东北部的古城墙边。太子少保、果勇侯、镇竿总兵杨芳捐资修建于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
  祠堂由大门、戏台、过亭、廊房、正厅、厢房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穿斗式结构,高16米,面阔7米,进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台柱雕龙刻凤。正殿为抬梁式建筑,山墙为猫背拱,分为一明二暗三间。两边配有厢房。
  杨家祠堂设计精巧,做工精细。窗户、门、檐饰件均糸镂空雕花,整体建筑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艺术价值。
  熊希龄故居:熊希龄堪称一代奇才。十五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十九岁中进士,二十一岁点翰林,四十三岁(1913年)任北洋政府国务总理。熊希龄为官数十载,兴教育办实业图维新,卓有建树。毛泽东等革命领袖对其评价很高,毛泽东主席曾多次讲"熊希龄做过许多好事"。胡耀邦总书记1988年到凤凰视察时也说:"凤凰出人才,熊希龄当过国务总理,做过许多好事"。
  熊希龄清同治九年(1870年)出生于凤凰。故居在古城北文星街的一个小巷里,东去不足200米便是秀丽的沱江。故居总占地面积800平方米,是一座由堂屋、卧室、厢房组成的平房建筑。出堂屋正门有一小天井,厢房数间环之。门、窗、墙大部分为木结构,其上或雕花或绘图案,造型大方,做工精美。房屋不大,但结构精巧,虽封闭而不死、敞放而不乱,是典型的苗族古代建筑格式,极富苗族情调。
  熊希龄在这栋小四合院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故乡的山水孕育了他刚直不阿、愤世疾俗的个性;苗族传统的家教养成了他正直善良、乐于施舍的秉性。走入社会的熊希龄,青年时代怀报国之志,为国为民奔走呼号。清末与梁启超、谭嗣同等致力维新,创办《湘报》,组织延年会、南学会;民国初年先后任财政总长、内阁总理等要职;1919年积极投身于"五四"爱国运动,1920年在北京香山创办"北京香慈幼儿院"并自任院长,济贫抚孤,收养无人认领灾童及各地贫困儿童千余人。此外,先生还担任顺直水利委员会会长,中华教育会会长等职;1925年发生五卅惨案,激于义愤,熊希龄在京发起组织"沪案失业同胞救恤会",集聚天安门,由先生主祭,追悼死难者,会后结队游行,队伍达10万人;1927年,李大钊遇害,熊希龄不计个人安危将李夫人及两个子女接到香山保护,后转送中共地方党组织;1931年"九.一八"事变上海沦陷后,先生以世界红十字会中华总会会长身份设立临时医院四所,难民收容所八处,救出伤兵千余人,难民15万余人。
  熊希龄一生忧国爱民,一身正气。1937年逝世于香港,逝世时库无钱银,身无长物,丧葬全凭毛夫人借贷。逝世后暂葬香港,1991年迁厝北京香山熊氏墓园。
  一代伟人去矣而故居犹在,瞻仰先生故居,往往会产生一种历史的凝重感和神圣的使命感,鼓舞着后来人。
  遐昌阁:遐昌阁座落在城东万寿宫内,背后东岭挺秀,前面沱水东流,环境旖旎雅致。
  阁楼建于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为六方木质阁楼式结构,共三层,高20米。阁以抬梁式大木结构为主体,阁内12根大柱支顶,一层一檐,逐层向内收缩,似塔而非塔。屋面下层平缓而上层陡峻,各层出檐起翘,檐下卷棚支撑;第三层屋面6条垂脊交汇于一点,上盖彩色玻璃圆葫芦宝顶,古朴典雅。
  遐昌阁内部装修古色古香,下层花窗门6扇,上有各种花鸟鱼虫和人物浮雕。正门额匾书“览胜舒怀”,侧门额匾题“正气生辉”,内顶天花有“龙凤戏珠”图案。内前柱刻联云:一阁临江,南华来对面;万山朝凤,东岭在当头。后柱有长联一幅云:登杰阁,瞰沱江,看清河荡漾,载将乡土情谊,汇入湖海波涛,缠绵萦绕台湾岛;望江城,钟剑气,喜林壑幽深,孕育民族节概,驰骋文坛疆场,荟萃风云武陵山。
  沿木梯上二楼,正面匾书“俯仰吟”,两边大木柱上刻有一幅对联,联曰:举眼四欣山似画,凭窗重快阁临江。楼顶绘有“双龙抢宝”彩画,四周有“老鼠结婚”故事数十幅,还有著名画家黄永玉的巨幅国画《荷花丹鹤图》。
  登上三楼,楼顶一幅“双凤朝阳”图令人顿感祥和。楼上曲廊廻绕,扶廊远眺,见九曲沱江,大河如练,岸柳如烟;百仞南华,苍松滴翠,古柏参天。此时,六面来风,使人顿感超凡脱俗,神清气爽。
  天王庙:天王庙也称三侯祠、三王庙,位于城东南观景山麓,游人从东门井沿百级石阶可登山进庙。据《凤凰厅志》记载:"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同知付鼎构修正殿三间,前厅一间,左右厢房二间,住房二间,戏台一座,二门三间,头门三间。"
  这是一组工艺精巧的古建筑群,相传是为祭祀“统三十六人,杀苗九千”,替朝廷效忠,残酷镇压苗族兄弟,分别被皇上封侯,最后又被朝庭毒害的宋代杨业第八世孙杨应龙、杨应虎、杨应豹三兄弟建的祠庙。天王庙正殿有三间,由24根朱红大柱支撑,华丽堂皇、宽敞肃穆,正门上有"双龙抢宝"浮雕,屋脊上有巨大的"双龙抢宝"石雕;屋檐下有"双凤朝阳"、"金童玉女"等彩色浮雕。正殿内置三神像,同真人般大小,栩栩如生,身着龙胞,怒目扬眉。
  正殿左右各为三间大厅,每厅各有14根朱红大柱顶立,有"七姐下凡"、"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以及水浒人物和花木禽兽等,浮雕构图奇特,花窗镂刻精美。正殿左边还有偏房三间,也是雕梁画栋,华丽非常。
  正殿左侧有花圃和盆景室,内有各种花卉,根雕盆景和山水植物盆景等。正殿前有一个大坪,有金鱼池、花园、桔、桃、李以及各种奇花异草,构成了天王庙雄伟而秀丽的独特造型。
  天王庙不仅是凤凰的历史古迹,民族古建筑的典范,而且还是辛亥革命纪念地。1910年至1911年,凤凰苗族爱国人士唐力臣、田应全等在此谋划,召集松桃、凤凰、乾州、永绥等地各族义军誓师起义,攻打凤凰厅城,于农历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取得胜利,建立了国民革命新政权----湘西军政府,并在天王庙举行庆祝活动。当时民国大总统黎元洪获悉凤凰光复后,特书了"兴废周知"四个大字相赠(现镌刻于"杜母院")。天王庙内,至今仍保存有辛亥革命起义军信条标语8条,引人注目、发人沉思。
  沈从文故居:世人知道凤凰,了解凤凰,是从沈从文开始的。1902年12月28日,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四合院是沈从文先生曾任清朝贵州提督的祖父沈宏富于同治五年(1866年)购买旧民宅拆除后兴建的,是一座火砖封砌的平房建筑。四合院分前后两进,中有方块红石铺成的天井,两边是厢房,大小共11间。房屋系穿斗式木结构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墙封砌。马头墙装饰的鳌头,镂花的门窗,小巧别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浓郁的湘西明清建筑特色。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Jefferey C.KinKley著《沈从文论》)的沈从文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
热门推荐
湖南省湖北商会
  • 联系电话

    0731-84510878
移动端

扫码看移动端

Copyright © 2023 湖南省湖北商会    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湘龙路盛喜华美达酒店20楼     营业执照查阅    网站地图    湘ICP备2023011197号-1 技术支持:竞网智赢

电话咨询

0731-84510878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号

移动二维码

移动二维码

移动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