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县人”头骨化石考古发现有二件。于1989年5月,郧阳地区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组织全地区文物干部进行文物补查。第一件头骨化石由郧县博物馆王正华、郧西县文管所屈胜民组成的普查小组于18日在郧县曲远河口学堂粱子发现了第一件头骨化石,编号为I号头骨化石;于1990年5一一6月由湖北省考古所、郧阳地区博物馆、郧县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试掘工作,又发现第二件头骨化石,编号为Ⅱ号头骨化石。以后又接连两次进行了发掘工作,获取了大量的伴生动物化石和数百件石器。两件完好的头骨化石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古人类考古学界。初步研究,被认为是“南方古猿”化石材料。随着对化石材料的修复与揭示,以及研究的深入,从其形态上看既有直立人的原始性,又有智人的进化特征。被认定为直立人,命名为“郧县人”,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在80一一100万年左右。因为两件头骨化石标本空前的完好,它对人类的起源与发展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I号头骨化石,在1989年底被《科技日报》发表选为全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于1990年被《中国文物报》选为“七五”期间和全国当年双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并给郧阳地区博物馆颁发了证书。
1990年以来的多次发掘,在其文化层共出土石核、石片、砍砸器、刮削器、石锤等石器241件,以及大量打击碎片和带有打击痕的砾石,并出土似手斧的两面器。与人类化石伴生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头骨、下颌骨完整者数量之大是其他遗址不多见的。